该商家已通过实名认证
【评价原理】
甲萘醌是一种氧化剂,通过细胞内还原酶系统(微粒体的P450还原酶和线粒体的呼吸链还原酶),产生不稳定的半醌,进入氧化还原循环,产生活性氧族。用甲萘醌可诱导斑马鱼建立氧化应激模型。
经过特异性荧光染色(呈绿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斑马鱼全身明显比正常斑马鱼绿很多,可以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斑马鱼体内的活性氧含量。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甲萘醌,模型对照组与抗氧化剂组都摄入了等量的甲萘醌(甲萘醌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抗氧化剂组在摄入甲萘醌之后摄入还原型谷胱甘肽之类的抗氧化剂。
服用一定时间抗氧化剂后,我们对斑马鱼整体做活性氧染色,观察整体绿色荧光强度的变化。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活性氧表型图
绿色荧光为活性氧
可以看到,抗氧化剂组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强,但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弱。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抗氧化剂组的荧光强度比模型对照组弱。
2.本实验证实了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明显抗氧化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Wnt是一种分泌的糖蛋白,发育调控的的wnt基因编码分泌的糖基化蛋白质,作用于细胞表面,大多数的wnt基因在机体伤口修复和再生需要组成受伤组织的各种细胞类型之间做协调。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为体轴发育和断尾再生两种模型。
体轴发育评价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服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Wnt信号通路抑制剂LGK974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一段时间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后,对斑马鱼体轴长度进行测量,观察体轴长度的变化。
断尾再生评价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Wnt信号通路抑制剂LGK974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一段时间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后,对斑马鱼尾鳍面积进行测量,观察尾鳍再生的变化。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体轴发育表型图
黑色箭头所指为缺失的尾鳍
可以看到,服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的体轴长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短。

图2. 斑马鱼尾鳍再生表型图
红色区域为向尾鳍再生部位
可以看到,服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的斑马鱼尾鳍再生面积相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变小。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体轴长度和尾鳍再生面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
2.本实验证实了LGK974具有体轴发育和组织再生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wnt信号通路相关。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斑马鱼成鱼体长5 cm左右,其胚胎透明,在受精72 h后完成孵化,并在孵出后3个月内性成熟。成年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短(一般7 d左右),若条件适宜,成年雌性斑马鱼可定期产卵(每次200~300个)。在斑马鱼的早期胚胎及幼体的发育过程中,尚无性别分化,原始性腺都是相同的且具有双向发育的潜能,易受环境(温度、光照、pH值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遗传性别。
对于雌性斑马鱼而言,产卵量是评价其繁殖力的常用生物指标,它与鱼类繁殖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卵子发育、雌雄交配行为、性激素刺激等)相关,并对环境化学物质具有高敏感性,能直接反应鱼类繁殖力变化。环境化学物质除了直接对亲代斑马鱼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对其子代的正常生长发育。
卵黄蛋白原在斑马鱼雌鱼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熟雌鱼在体内17β-雌二醇的刺激下,由肝脏合成的VTG经过血液到达卵巢并加工成卵黄蛋白,促进性腺发育。幼鱼和雄鱼在正常情况下不合成VTG,但在受到雌激素和类雌激素刺激时能合成VTG,导致鱼体内VTG浓度升高,出现雌性体征。
鱼类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行为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 轴)的调控。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其作用于脑垂体,刺激其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这两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作用于性腺,刺激性腺产生睾酮(T)、17β-雌二醇(E2)和 11-酮基睾酮(11-KT) 等类固醇激素,进而促进精子和卵子的发育和成熟。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进行21天的暴露实验,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服用供试品组(供试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或灌胃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服用一段时间供试品后,观察每次的产卵量、受精率及孵化率;对受精卵进行子一代发育毒性与致畸性评价。在实验终点取斑马鱼的组织,检测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并对性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指标主要包括:睾丸卵母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卵黄形成减少、精原细胞和滤泡增生;其他性腺损伤包括:卵母细胞闭锁、睾丸变性和分期改变。
【结果展示】

图1. 供试品对斑马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的影响
可以看到,供试品组VTG有下降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图2. 斑马鱼发育毒性与致畸性表型图
可以看到,供试品组斑马鱼诱发眼睛变小,下颌异常,心血管毒性等。

图3. 斑马鱼性腺病理切片
可以看到,供试品组斑马鱼精巢精子量变少,卵巢中卵母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 。
图4. 供试品对斑马鱼基因表达的影响
可以看到,供试品组FSHβ、LHβ基因相较于正常对照组显著表达。
【评价结论】
1.经过各组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摄入供试品组的斑马鱼体内VTG有下降趋势,子一代斑马鱼有致畸性,性腺病理切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与性腺发育和繁殖行为相关基因的上调。
2.本实验证实了该供试品对斑马鱼有生殖毒性。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益生菌的使用可以维持包括鱼类在内的动物及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免疫力,增强斑马鱼的繁殖能力。
益生菌通过特异性染色(呈红色),肠道内益生菌增殖的斑马鱼肠道会明显变红,由于斑马鱼通体透明的特点,可以明显被观察到。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模型对照组和服用调节肠道菌群产品组。其中模型对照组与服用调节肠道菌群产品组都饲喂等量的益生菌(益生菌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调节肠道菌群产品组在饲喂益生菌同时摄入膳乐星益生菌固体饮料。
服用一段时间调节肠道菌群产品后,我们观察斑马鱼肠道内益生菌数量的变化。
【结果展示】

图1. 肠道益生菌表型图
红色荧光颗粒为肠腔内的益生菌
可以看到,经过调节肠道菌群产品处理的斑马鱼肠道益生菌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调节肠道菌群产品组的肠道益生菌数量与模型对照组的相比明显增多。
2.本实验证实了膳乐星益生菌固体饮料具有肠道菌群调节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机体供能主要分为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在两种供能条件下ATP均源源不断的合成以维持机体活动的需求。通过ATP含量的测定,可以分析能量调节剂对斑马鱼能量代谢快慢的影响。如持续的促进能量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是行之有效的减肥措施,促进脂肪分解类减肥产品可明显增加斑马鱼体内ATP含量。
【实验方案】
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2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能量调节剂组。服用一段时间能量调节剂后,我们利用ATP试剂盒检测斑马鱼体内ATP含量。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体内ATP含量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
可以看到,服用能量调节剂的斑马鱼体内ATP含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能量调节剂的斑马鱼体内AT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说明本次实验中选用的能量调节剂可促进ATP生成,促进能量代谢。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Caspase家族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Caspase分为三大类:凋亡启动因子、凋亡执行因子和炎症介导因子。凋亡启动因子在级联反应的上游,包括(Caspase-8和Caspase-9)等,能识别和激活下游的Caspase。Caspase-9参与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凋亡执行因子在级联反应的下游,包括Caspase-3和Caspase-7等,作用于其特异性底物并导致细胞凋亡。Caspase-3是Caspase家族中的,最重要的凋亡执行者之一,大多数引发细胞凋亡的因素,最终均需要通过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它的活化是凋亡进入不可逆阶段的标志。
我们评价斑马鱼对caspase的诱导作用有3个指标:1.对caspase 3的诱导作用;2.对caspase 8的诱导作用;3.对caspase 9的诱导作用。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和供服用/注射试品组(供试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或注射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服用/注射供试品一段时间后,利用特异性试剂盒检测斑马鱼体内caspase的活性。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caspase3活性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 0.001

图2. 斑马鱼caspase8活性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 0.001

图3. 斑马鱼caspase9活性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 0.001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供试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spase活性明显上升。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注射供试品组的斑马鱼caspase活性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别。
2.本实验证实了该供试品对斑马鱼caspase有诱导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神经毒性通常指某些药物影响机体的神经传导,导致神经传导中断或减弱,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神经系统形成过程和发育机制与人类高度相似,在6 hpf(受精后6小时)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受精6天后所有神经系统发育完成。斑马鱼在短时间内形成整个神经系统,为神经毒性的评价带来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斑马鱼对药物神经毒性的预测准确性高,同时兼具快速、高效、经济的优点。
我们评价斑马鱼神经毒性有3个指标:1.行为学;2.中枢神经凋亡细胞荧光信号强度;3. 外周运动神经长度。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和服用/注射供试品组(供试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或注射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服用/注射药物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斑马鱼的运动行为,通过荧光染色观察中枢神经凋亡细胞,也可以利用转基因运动神经绿色荧光NBT品系斑马鱼观察外周运动神经长度。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神经毒性运动轨迹图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供试品组斑马鱼运动明显减少。

图2. 斑马鱼光暗刺激下每分钟运动速度表型图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供试品组斑马鱼对光暗刺激不敏感。

图3. 斑马鱼中枢神经凋亡细胞表型图
黄色虚线框内为中枢神经分析区域,绿色荧光小点为凋亡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供试品组斑马鱼中枢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图4. 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表型图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供试品组斑马鱼外周运动神经明显缩短。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注射供试品组的斑马鱼运动明显减少且对光暗刺激不敏感,中枢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且外周运动神经缩短,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别。
2.本实验证实了该供试品对斑马鱼有神经毒性。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促发有关的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持续的高血糖水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高血糖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出现神经炎症。感觉神经受损较为多见,出现麻木、触电、发热、蚁行感,运动神经受损则出现肌力下降。斑马鱼胰腺的形态发生和基本细胞结构、排列方式类似于哺乳动物,斑马鱼食欲调节(如血清素)和胰岛素调节功能与人类相似,斑马鱼其他涉及葡萄糖体内平衡的器官系统(包括脑、肝、脂肪细胞组织和骨骼肌)的发育和功能也与哺乳动物类似。斑马鱼在糖负荷状态下表现出持续高血糖现象,用高糖高脂饲料可以诱发斑马鱼高血糖,模拟人的二型糖尿病的神经并发症。
用中性粒细胞荧光与运动神经荧光杂交品系斑马鱼(呈绿色),患有高血糖的斑马鱼周围运动神经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降糖产品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高糖高脂饲料,模型对照组与服用降糖产品组都摄入了等量的高糖高脂饲料(高糖高脂饲料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降糖产品组在摄入高糖高脂饲料的同时摄入松花蛹虫草之类的降糖产品。
服用一段时间降糖产品后,我们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周围运动神经中性粒细胞数目。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周围运动神经中性粒细胞数目
黄色框线内绿色荧光点代表中性粒细胞
可以看到,模型对照组的周围运动神经中性粒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而降糖产品组斑马鱼明显减少。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降糖产品组斑马鱼周围运动神经中性粒细胞数目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
2.本实验证实了松花蛹虫草之类的降糖产品具有神经炎症消退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近三十年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癌症已成为人类第一位死因。肿瘤移植模型为快速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巨大帮助。斑马鱼在早期仅有非特异性免疫,不具备完善的特异性免疫,对人肿瘤细胞不存在排斥反应。因此,斑马鱼可直接接种人肿瘤细胞来筛选广谱抗肿瘤药物。另外,斑马鱼与人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凋亡、VEGF、Wnt、ALK等)信号通路上相似,可用于筛选靶向抗肿瘤药物。
1.肿瘤生长、转移
将荧光标记的人肿瘤细胞(呈红色)移植到野生型斑马鱼体内,肿瘤细胞在斑马鱼体内的生长和转移情况可以被观察到。
2.肿瘤部位新生血管
将荧光标记的人肿瘤细胞(呈红色)移植到转基因血管荧光斑马鱼(呈绿色)体内,肿瘤细胞刺激斑马鱼新生血管情况可以被观察到。
3.肿瘤细胞凋亡
将人肿瘤细胞移植到野生型斑马鱼体内,通过特异性荧光染色(凋亡细胞呈绿色),细胞凋亡情况可以被观察到。
4.肿瘤部位炎症
将人肿瘤细胞移植到转基因中性粒细胞荧光斑马鱼(呈绿色)体内,肿瘤部位炎症反应可以被观察到。
5.肿瘤病理
将人肿瘤细胞移植到野生型斑马鱼体内,制作成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
6.生存期
将人肿瘤细胞移植到野生型斑马鱼体内,统计斑马鱼每日存活率、计算其生存期。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抗肿瘤药/辅助抗肿瘤产品组。正常对照组不注射人肿瘤细胞,模型对照组与服用抗肿瘤药/辅助抗肿瘤产品组都注射了等量的荧光标记的人肿瘤细胞。服用抗肿瘤药/辅助抗肿瘤产品组注射等量的荧光标记的人肿瘤细胞后,摄入抗肿瘤药/辅助抗肿瘤产品。
服用抗肿瘤药/辅助抗肿瘤产品数天后,我们对斑马鱼进行图像采集,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细胞凋亡情况、炎症反应情况以及形态变化,同时计算其生存期。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肿瘤生长表型图
红色部分为荧光标记的人肿瘤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抗肿瘤药组的肿瘤细胞数量相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

图2. 斑马鱼肿瘤转移距离表型图
绿色为斑马鱼血管,红色颗粒为荧光标记的人肿瘤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抗肿瘤药组的肿瘤转移距离相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

图3. 斑马鱼肿瘤部位新生血管表型图
绿色为血管,红色颗粒为人肿瘤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抗肿瘤药组的血管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未出现模型对照组血管增多、增粗、紊乱、出芽的情况。

图4. 斑马鱼肿瘤部位细胞凋亡表型图
绿色为凋亡细胞,红色颗粒为人肿瘤细胞
可以看到,正常对照组未出现凋亡细胞,模型对照组一些凋亡细胞,服用抗肿瘤药组的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

图5. 斑马鱼肿瘤部位中性粒细胞表型图
绿色颗粒为中性粒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抗肿瘤药组斑马鱼肿瘤部位中性粒细胞较少,未出现模型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募集情况。

图6. 斑马鱼肿瘤病理切片
绿色箭头指向人肿瘤细胞
可以看到,正常对照组斑马鱼腹腔内没有肿瘤细胞,模型对照组斑马鱼腹腔内可见较多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多形性、核浆比增大、出现病理性核分裂。抗肿瘤药组斑马鱼腹腔内仅见少量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体积增大、核浆比增大。

图7. 斑马鱼生存期展示图
可以看到,服用抗肿瘤药组生存期与正常对照组斑马鱼相似,未出现模型对照组生存期明显缩短的情况。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抗肿瘤药组的肿瘤细胞数量、转移距离、新生血管数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抗肿瘤药组肿瘤部位凋亡细胞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抗肿瘤药组肿瘤细胞形态较接近正常对照组。
2.经过每组6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抗肿瘤药组斑马鱼生存期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延长。
3.本实验证实了顺铂、康莱特、沙利度胺等抗肿瘤药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