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官方微信 药智官方微博
客服 反馈

产品供应

奥美沙坦酯原料及片剂(6+6) 药品名称:奥美沙坦酯 英文名称:Olmesartan medoxomil 化学名称:2,3-二羟基-2-丁烯基-4-(1-羟基-1-甲基乙基)-2-丙基-1-[4-(2-1H-四唑-5-苯基)苄基]咪唑-5-羧酸酯环-2,3-碳酸酯 剂型及规格:片剂:20mg、40mg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申报类别: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申报属化药注册分类6+6。 产品特点: 奥美沙坦酯是日本DAIICHI SANKYO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口服有效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酯与其他ARBs相同,是通过选择性拮抗RAAS的主要升压因子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的结合而发挥降压作用。 多项临床表明其降压效果和预防靶向器官的损伤作用更为理想,该药无论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耐受性良好,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市场情况:2008年,奥美沙坦酯全球性销售额已达到了21.57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4.01%,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种。其突出特点是半衰期较长,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以在一天内有效控制血压,因此服用较为方便。同时奥美沙坦酯与其他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相比,该药的剂量小、起效快,服用方便,降压作用更强而持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小于1%),具有明显的优点。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沙坦酯还可以与其他的降压药同时服用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奥美沙坦酯这种高效、长效、低毒的抗高血压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上市后必将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手段,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知识产权状况: 无专利问题。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合作方式:面议。

  泊沙康唑原料及混悬剂(3+6)   药品名称:泊沙康唑   英文名:Posaconazole,Noxafil   化学名称:4-[4-[4-[4-[[(3R,5R)-5-(2,4-二氟苯基)-5-(1,2,4-三唑-1-基甲基)氧杂戊环-3-基]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2S,3S)-2-羟基戊-3-基]-1,2,4-三唑-3-酮   剂型及规格:口服混悬剂 、40mg/ml   适应症:用于预防十三岁及以上患者侵入式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治疗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口咽部念珠菌感染。   申报类别:化药3+6类。   产品特点: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是2006年9月15日由美国FDA批准的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难治性疾病或其他药物耐药所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病、结核菌病和镰刀菌病等),该药由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上市,商品名为Noxafil。   泊沙康唑是一种新的化学分子实体,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用于预防由侵袭性曲霉菌引起病变的抗菌药物,属于高亲脂性第二代抗真菌药,与其他唑类抗菌药物相同,该药也是通过与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CYP51或Erg11p)活性部位的血红素辅助因子结合,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和完整性而起到抗菌作用。泊沙康唑克服了第一代三唑类药物抗菌谱窄、生物利用度低及耐药性等问题,其抗真菌的作用无论是在体内和体外都已经被证实具有广谱的活性,对念珠菌、各种曲霉菌及其他常见的和非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较大活性。   市场情况:   随着化疗、移植、HIV/AIDS感染或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数量的增多,尤其对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真菌感染的高发危险使抗真菌治疗药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常见的真菌并不会引起健康人的全身感染,但那些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患者,如化疗、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疗法或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患者,则都是侵入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些患者一旦被感染,死亡率将高达60%~90%。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仅在美国,每年就约有130万住院患者遭受侵入性真菌感染的侵袭。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是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谱广,抗菌效力强。本品对曲霉和其他很多真菌都有杀菌作用。尤其是对多烯类化合物和其他三唑类耐药的难治性或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镰刀菌属和接合菌,球孢子茵)有效。因此本品有可能为全身性真菌感染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与其他唑类抗菌药物不同的是,本品是口服制剂,更加方便,且药物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用药安全。   开发上市情况:   本品由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开发,2005年12月在德国首次上市,2006年3月在英国上市,国内未上市。   知识产权状况:国内化合物专利2014年12月20日到期。   研发进度:   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合作方式:面议。

  米卡芬净原料及冻干粉针剂(3+6)   药品名称:米卡芬净,米开民   英文名:Micafungin,Mycamine   剂型及规格:冻干粉针剂,50mg、100mg   适应症:   用于对其他抗真菌药不能耐受或已产生耐药菌的真菌感染患者,以及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真局真菌感染,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   申报类别:化药3+6类   产品特点:   米卡芬净是继卡泊芬净后获批上市的第二个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类抗真菌药物,2005年获得FDA上市批准。米卡芬净钠为一种半合成脂肽类物质,由真菌Cokeophoma empetri的发酵产物研制而得。米卡芬净钠可特异性抑制真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β(1,3)-D-葡聚糖的合成,破坏真菌细胞结构,使之溶解。由于哺乳动物细胞不合成β(1,3)-D-葡聚糖,因此米卡芬净钠一般不会产生类似两性霉素B样的细胞毒性。   迄今为止,主要有3种药物可用于系统的抗真菌治疗: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唑类,如伏立康唑;棘球白素,如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自1958年至今,两性霉素B已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严重的输液反应、肾毒性及贫血等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而唑类药物也因对肾脏及视网膜的副作用,以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使用受限,如伏立康唑可造成100%的使用者出现视网膜电位改变,33%可有暂时的视力障碍;再如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有50%的交叉耐药机会。   知识产权状况:化合物专利2015年9月29日到期。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合作方式:面议。

  特拉匹韦原料及片(3+3)   药品名称:特拉匹韦   英文名:Telaprevir,Incivek   化学名称:(1S,3aR,6aS)-(2S)-2-Cyclohexyl-N-(pyrazinylcarbonyl)glycyl-3-methyl-L-valyl-N-((1S)-1-((cyclopropylamino)oxoacetyl)butyl)octahydrocyclopenta[c]pyrrole-1-carboxamide   剂型及规格:特拉匹韦,375mg/片   适应症:FDA批准其用于之前接受干扰素治疗无效或未经治疗,且患有其它肝病如肝硬化的丙肝成年患者;欧盟批准其用于治疗丙肝成年患者。   申报类别:化药3+3类。   产品特点:   特拉匹韦(Telaprevir)是直接蛋白酶抑制剂,它通过结合病毒并防止其增殖来起作用。特拉匹韦和PEG化的干扰素&alPHa以及利巴韦林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肝。   市场情况:   我国的丙肝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2009年报告的发病人数是2001年的10.56倍。由丙肝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死亡人数正在成倍增加,丙肝已成为堪比艾滋病的严重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慢性感染者约占全球的1/4,保守估计在3800万以上,2008年发病人数已经达到12万,丙肝死亡率已经升至第五位,特拉匹韦治疗丙肝有着较好的前景。   开发上市情况:   2011年5月23日,Vertex制药公司特拉匹韦项目获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Incivek;2011年9月21日,欧盟批准Janssen制药的丙肝治疗新药特拉匹韦上市,商品名为Incivo;2011年8月,Incivek在加拿大也获得批准,未在国内上市。   知识产权状况:经检索无专利问题。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合作方式:面议。

  替比夫定原料及片剂(3+6)   药品名称:替比夫定   英文名称:Telbivudine   剂型及规格:片剂:600mg   适应症:用于有病毒复制证据以及有血清转氨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组织活动性病变证据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   申报类别:化药3+6   产品特点:   替比夫定为天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自然L型对应体,是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DNA多聚酶药物。替比夫定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腺苷,腺苷的细胞内半衰期是14小时。替比夫定5’-腺苷通过与HBV天然底物胸腺嘧啶的5’-腺苷竞争,从而抑制HBV DNA多聚酶的活性;通过整合到HBV DNA中造成乙肝病毒DNA链延长的终止,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替比夫定同时抑制乙肝病毒DNA第一链和第二链的合成。替比夫定5’-腺苷浓度

  醋酸卡泊芬净原料及冻干粉针剂(3+6)   药品名称:醋酸卡泊芬净,科赛斯   英文名:Caspofungin,Cancidas   化学名称:1-[(4R,5S)-5-[(2-氨乙酸)氨基]-N2-(10,12-二甲基-1-羰基十四烷基)-4-羟基-L-鸟氨酸]-5-[(3R)-3-羟基-L-鸟氨酸]肺白菌素B0 二乙酸盐   剂型及规格:冻干粉针剂,50mg、70mg   适应症:   1.1经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病人的可疑真菌感染;   1.2治疗对其它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病;   1.3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申报类别:化药3+6类   产品特点:   卡泊芬净是由默沙东公司开发的首个获批上市的新一代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类抗真菌药物,2001年获得FDA上市批准。卡泊芬净属半合成棘白菌素类,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β2(1,3)2D2糖苷合成酶,破坏真菌细胞壁糖苷的合成。哺乳动物无细胞壁,因此该药物对机体的影响较小。在有限的安全性评价病例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   迄今为止,主要有3种药物可用于系统的抗真菌治疗: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唑类,如伏立康唑;棘球白素,如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   自1958年至今,两性霉素B已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严重的输液反应、肾毒性及贫血等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而唑类药物也因对肾脏及视网膜的副作用,以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使用受限,如伏立康唑可造成100%的使用者出现视网膜电位改变,33%可有暂时的视力障碍;再如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有50%的交叉耐药机会。   对卡泊芬净与脂质体两性霉素B在治疗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患者疗效的研究中显示,卡泊芬净组患者(556例)总有效率为33.9%;而脂质体两性霉素B组(539例)为33.7%,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患者在用药12天左右时的生存率曲线出现分离,到治疗63天时,两组生存率均处于稳定的平台状态,但有显著差异(P=0.04)。   另一项对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在治疗念珠菌血症安全性比较的研究中显示,卡泊芬净组接受70/50 mg/日静脉滴注的患者所有不良反应事件(AEs)率为42.1%(48/114);两性霉素B组接受0.6~1.0 mg/kg/日静脉滴注的患者所有AEs率为75.2%(94/125)。   此外,对83例难治性或者不能耐受标准治疗(两性霉素B或唑类药物)的侵袭性曲菌病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卡泊芬净挽救治疗后疗效较好。   由于其优异的效果,较好耐受性及较低的不良反应率,目前其国内市场销售额已超过10亿。   知识产权状况:化合物专利2014年到期。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合作方式:面议。

依替米贝(依折麦布)原料及片(3+6) 药品名称:依替米贝,依折麦布 英文名称:Ezetimibe 化学名称:1-(4-氟苯基)-3(R)-[3-(4-氟苯基)-3(S)-羟丙基]-4(S)-(4-羟苯基)-2-吖丁啶(氮杂环丁烷)酮 剂型及规格:依折麦布片:10mg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申报类别:化药3+6。 申报信息:目前无仿制申报信息 产品特点: 依折麦布是默克与先灵葆雅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型调血脂药,是他汀类药物问世15年以来首个完全创新作用机制的调脂药物,该药于2002年11月在德国和美国首次上市。现已通过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是一类全新的降胆固醇药物。众所周知,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是肠道内吸收膳食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另一种来源是肝脏和外周组织中产生的胆固醇。肠道内吸收的胆固醇大约2/3,来源于胆汁,1/3来自膳食。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途径是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而第一个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则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而发挥作用。 依折麦布的半衰期为22小时,每天服用10mg,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平均达54%,可使LDL-C降低18%左右。 市场情况: 依折麦布(ezetimibe)是一类新型降胆固醇药物,是一种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阻断胆固醇的外源性吸收途径。它通过作用于胆固醇转运蛋白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并且,依折麦布几乎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不影响他汀类药物浓度,二者合用不会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以分别从胆固醇的内、外源性途径对血脂水平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疗效。已有临床研究显示:依折麦布单独使用对胆固醇水平降低的幅度不大,但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显示出显著的协同作用,可减少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水平也在不断改善,然而人们的血脂水平也在随之升高。国内开展的许多有关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中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保守估计为7%到8%,而实际平均发病率可能达到10%以上,全国有超过一亿的人口需要接受调脂治疗。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患有高胆固醇的患者中,其中35%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只有12%的人接受治疗,大多数的高胆固醇患者并未接受到适当的治疗。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降胆固醇药品将越来越有发展潜力,预估全球仅他汀类药物的市场已超过18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率增加。2007年全球销售额前200名的处方药中,有八项降胆固醇药品,总销售额为214.5亿美元,排名各类用药之首。 知识产权状况:依折麦布有化合物专利,专利到期:2014年。 国内生产及研制情况: 国内有进口药品:MSP SINGAPORE COMPANY LLC公司 依折麦布片:10mg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并提供下列杂质 SCH60969/SCH61348、SCH209549、SCH483429、SCH59566、SCH57871、SCH483421 合作方式:面议。

  埃索美拉唑镁原料及肠溶胶囊(3+5)   药品名称:埃索美拉唑镁,耐信   英文名称:Esomeprazole magnesium   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2-基)甲基亚磺酰基]苯并咪唑-1-基镁   剂型及规格:肠溶片:20mg,40mg   适应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申报类别:化药3+6。   产品特点: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旋光异构体, 是全球首个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PPI), 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 经大量临床实验和药物研究证实: 其维持胃内pH>4的时间更长, 抑酸效率更高, 疗效优于前两代PPI,个体差异小。 作为新一代PPI,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诸多酸相关疾病。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酸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和埃索美拉唑5种。奥美拉唑作为第一种PPI药物,其治疗酸相关疾病的疗效得到了一致认可。埃索美拉唑,商品名耐信(Nexium),是奥美拉唑的单一异构体,即(S)-异构体。由于具有代谢优势,埃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一致的药代动力学,使到达质子泵的药物增加,抑酸效果优于其他PPI。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耐信)完全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YP)代谢.埃索美拉唑的大部分代谢依靠多形性的CYP2C19,生成埃索美拉唑的羟化物和夫甲基代谢物。剩余部分依靠另一特殊异构体CYP3A4代谢生成埃索美拉唑砜,后者为血浆中的主要代谢物。   市场情况:   于2002年在我国上市,上市后增长势头强劲,根据IMS数据显示,至2009年销售额达到1亿多元。资料显示,我国胃肠道发病率高达11.8%,用药人群非常大,加上现在人群工作生活压力大,胃肠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用药人数逐年攀升,市场需求量扩大,并因该产品疗效优势,将逐步代替奥美拉唑的市场,前景可观。   知识产权状况:   化合物专利2014年到期,晶型专利2018年到期。   研发进度:开发了埃索美拉唑镁的肠溶胶囊,质量研究已经完成,待申报。   合作方式:面议。

  索氟布韦、索非布韦、 sofosbuvir 原料及片(3+3)   药品名称:索氟布韦,索非布韦   英文名称:sofosbuvir,Sovaldi   剂型及规格:片,400mg   适应症:丙肝   申报类别:化药3+3   产品概述:   Sofosbuvir是新一代核酸类似物抑制剂,2013年12月6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FDA同时批准了sofosbuvir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用于基因型2和基因型3慢性丙型肝炎(hepatitisC)成人患者的治疗;sofosbu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利巴韦林,用于基因型1和基因型4慢性丙型肝炎初治(treat-naive)成人患者的治疗。   Sofosbuvir是首款用于治疗某些类型HCV感染而无需同时使用干扰素的有效且安全的药物。业内一致认为,这款药物堪称FDA批准的2013年最为重磅的药物。2013年后三周的销售额即达1.4亿美元。据分析人士预测,Gilead旗下以sofosbuvir为主力的丙肝业务在2014 年销售额可达22亿美元,其中仅sofosbuvir便可占据17.3亿美元。Gilead乐观地估计,sofosbuvir销售额最终有望冲破100亿美元。   仅在美国,已知就有约320万人受到丙肝病毒的影响,此外还有更多的漏诊患者。该疾病在美国每年导致约15000人死于长期感染所引起的肝硬化与肝癌。目前sofosbuvir的费用为1000美元/天,需要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因此每位患者治疗所需的总花费在8.4万美元左右。   知识产权状况:化合物专利尚未获得授权。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并可供应全套进口注册标准的杂质。   合作方式:面议。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3+6) 药品名称:Vytorin(葆至能) 化学名称:1-(4-氟苯基)-3(R)-[3-(4-氟苯基)-3(S)-羟丙基]-4(S)-(4-羟苯基)-2-吖丁啶(氮杂环丁烷)酮;(1S,2S,6S,8S,8aR)-1,2,6,7,8,8a-六氢-3,7-二甲基-8-[2-[(2R,4R)-四氢-4-羟基-6-氧代-2H-吡喃-2-基]乙基]-1-萘酚 2,2-二甲基丁酸酯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剂型及规格:片剂,依折麦布10mg+辛伐他汀10/20/40mg 适应症:高血脂及难治性高血、高胆固醇等症 申报类别:化药3+6。 申报信息:目前无仿制申报信息 原研厂: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合剂由默克公司研发生产,2004年7月上市,商品名Vytorin(葆至能),2009年制剂进口国内。本品属降胆固醇药物,通过减少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用于具有高胆固醇或原发性高胆固醇的患者,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胆固醇,从而减少对小动脉的硬化,减少心脏病,中风硬化的风险,以及周边血管疾病。 研发进度:已开发完毕,待申报。 并提供下列杂质 SCH60969/SCH61348、SCH209549、SCH483429、SCH59566、SCH57871、SCH483421 合作方式: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