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原理】
在尿酸形成的生化链中,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催化最后两步反应,将次黄嘌呤代谢为黄嘌呤,进一步将黄嘌呤分解代谢为最终产物尿酸。在斑马鱼及大多数哺乳动物中存在尿酸氧化酶,一种高效降低尿酸水平的酶,可将尿酸分解成高水溶性的尿囊素,并随着尿液排出。但是人没有尿酸氧化酶,所以建立斑马鱼高尿酸模型需要加入氧嗪酸钾抑制尿酸氧化酶的活性,同时增加尿酸形成的前体物质黄嘌呤来增加尿酸的合成。经过尿酸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患有高尿酸的斑马鱼的尿酸荧光信号强度会明显比正常斑马鱼的尿酸荧光信号强度要高很多。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降尿酸产品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氧嗪酸钾和黄嘌呤,模型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都摄入了等量的氧嗪酸钾和黄嘌呤(氧嗪酸钾和黄嘌呤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降尿酸产品组在摄入氧嗪酸钾和黄嘌呤的同时摄入鲣鱼胶原肽和蛹虫草之类的降尿酸产品。
服用一段时间降尿酸产品组后,我们用尿酸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斑马鱼体内尿酸水平。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体内尿酸水平(荧光信号强度)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 0.001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阳性对照组的尿酸水平与未摄入氧嗪酸钾和黄嘌呤的正常对照组相似,并相对模型对照组的尿酸水平显著降低。
2.本实验证实了鲣鱼胶原肽和蛹虫草降尿酸产品具有显著降尿酸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斑马鱼消化道的解剖结构和细胞结构与人类消化道相似,具有同心圆层的内上皮、结缔组织、环状肌肉和外纵肌层。三硝基苯磺酸(TNBS)的乙醇溶液造模法属于正常免疫系统下的半抗原诱导性模型,当TNBS的乙醇溶液灌肠时,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溶解肠粘膜表面的黏液,暂时性破坏肠粘膜屏障,使TNBS和肠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导致肠黏膜免疫系统针对该抗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并造成肠黏膜的损伤。杯状细胞是黏蛋白的主要来源,其数量和形态反应肠粘膜的健康状况,是肠粘膜异常的敏感指标。
由于斑马鱼通体透明的特点,有两种方法检测结肠炎的防治作用。1.观察肠腔面积的变化,2. 通过特异性染料(呈蓝色)对肠道的杯状细胞染色,通过观察杯状细胞数量来判断肠粘膜的损伤情况。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抗结肠炎药物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TNBS,模型对照组与抗结肠炎药物组都加入了等量的TNBS(TNBS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抗结肠炎药物组在摄入TNBS的同时摄入泼尼松之类抗结肠炎药物。
服用一段时间抗结肠炎药物组后,我们观察斑马鱼的肠腔面积变化、杯状细胞数量。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肠腔面积表型图
绿色虚线区域为斑马鱼肠腔
可以看到,服用抗结肠炎药物的肠腔面积与未加TNBS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没有明显的肠腔面积扩大。
图2. 斑马鱼肠道杯状细胞表图
红色框线区域内蓝色颗粒为杯状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抗结肠炎药物的肠道杯状细胞数量与未加TNBS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没有像模型组明显的杯状细胞减少情况。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抗结肠炎药物的肠腔面积和杯状细胞数量与未加入TNBS的正常对照组相似,并未出现模型对照组的肠腔变大和杯状细胞减少的情况。
2.本实验证实了泼尼松具有结肠炎的防治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毛蕊异黄酮,作为从黄芪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类成分已被证明了其具有促血管新生的活性,其表现为促进斑马鱼胚胎肠下血管增粗,诱导血管及血管之间的交联的形成。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在分子信号通路上与人和哺乳动物的同源性达到85%以上,近年来斑马鱼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我们评价血管形成促进功效的指标为肠下血管面积。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二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服用促血管形成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服用促血管形成剂组加入毛蕊异黄酮之类的促血管形成剂。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分析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表型图
黄色虚线区域为肠下分析区域
可以看到,服用促血管形成剂组的肠下血管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变大。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促血管形成剂组斑马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肠下血管面积明显变大。
2.本实验证实了毛蕊异黄酮之类的药物具有显著的血管形成促进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会损伤人的内耳,影响内耳的听觉和位置感受等功能。斑马鱼具有典型的内耳结构,内耳的毛细胞在结构功能及分子水平上与哺乳动物的内耳毛细胞非常相似。在新霉素作用下也会出现听细胞损伤。
经过DASPEI特异性荧光染色(呈绿色),听力损伤的斑马鱼比正常斑马鱼毛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失(荧光减弱或者消失)。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听保护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新霉素,模型对照组与服用听保护剂组都摄入了等量的新霉素(新霉素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听保护剂组在摄入新霉素的同时摄入谷胱甘肽之类的听保护剂。
服用一段时间听保护剂后,我们对斑马鱼整体做毛细胞特异性染色,观察毛细胞的变化。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毛细胞表型图
绿色荧光颗粒为毛细胞
可以看到,服用听保护剂组的毛细胞情况与未摄入新霉素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毛细胞损伤较轻。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听保护剂组的毛细胞情况与未摄入新霉素的正常对照组相似,并未出现模型对照组的毛细胞缺失的情况。
2.本实验证实了谷胱甘肽具有显著的保护听力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细胞都有一个固定死亡的程序,细胞凋亡通过去除潜在的损伤细胞和分化后多余的细胞来保护机体,在脊椎动物中尤为重要。在斑马鱼DNA数据库中已鉴定出许多与哺乳动物同一家族的凋亡相关基因。这暗示了大部分凋亡通路在斑马鱼与高等脊椎动物的进化上有很高的保守性,因此,在凋亡的研究领域上,斑马鱼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吖啶橙(AO)能透过胞膜完整的细胞,嵌入细胞核DNA,使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凋亡的细胞呈现为染色增强,荧光更为明亮,均匀一致的圆状或固缩状、团块状结构。
基因组DNA断裂时,暴露的3'-OH可以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的催化下加上荧光素 (FITC) 标记的dUTP (fluorescein-dUTP) ,从而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用两种不同的特异性荧光染色,均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供试品组。供试品通过服用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供试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服用一段时间供试品后,我们分别对斑马鱼整体做两种凋亡细胞特异性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
【结果展示】
可以看到,供试品组的凋亡细胞荧光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供试品组斑马鱼出现凋亡细胞荧光强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
2.本实验证实了供试品诱发斑马鱼细胞凋亡。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促发有关的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斑马鱼胰腺的形态发生和基本细胞结构、排列方式类似于哺乳动物,斑马鱼食欲调节(如血清素)和胰岛素调节功能与人类相似,斑马鱼其他涉及葡萄糖体内平衡的器官系统(包括脑、肝、脂肪细胞组织和骨骼肌)的发育和功能也与哺乳动物类似。斑马鱼在糖负荷状态下表现出持续高血糖现象,用高糖高脂饲料可以诱发斑马鱼高血糖,模拟人的二型糖尿病。
用血糖仪对高糖高脂斑马鱼进行血糖检测。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降糖产品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高糖高脂饲料,模型对照组与服用降糖产品组都摄入了等量的高糖高脂饲料(高糖高脂饲料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降糖产品组在摄入高糖高脂饲料的同时摄入蜂胶软胶囊、苦瓜素胶囊、苦瓜洋参软胶囊之类的降糖产品。
服用一段时间降糖产品后,我们对斑马鱼进行血糖检测。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体内葡萄糖水平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 0.001
可以看到,模型对照组的血糖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降糖产品组血糖值明显下降。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降糖产品组斑马鱼血糖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糖明显下降。
2.本实验证实了蜂胶软胶囊、苦瓜素胶囊、苦瓜洋参软胶囊之类的降糖产品具有降糖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醉酒实为急性乙醇中毒,使人大脑兴奋,引起行为异常。乙醇进入人体后90%进入肝脏进行代谢,乙醇脱氢酶(ADH)可以将其氧化为乙醛,在乙醛脱氧酶(ALDH)催化下,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ADH和ALDH两种酶的作用下,乙醇能够被机体代谢而避免引起机体损伤。由于斑马鱼拥有与人类相似的消化系统,如肝脏、肠道等,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及运输与人类高度相似,当乙醇被过量摄入后,经过代谢产生大量乙醛,致使乙醛在体内积累,出现醉酒现象。
解酒有两种评价方法:1. 总运动距离,应用行为分析仪分析斑马鱼的运动轨迹,醉酒斑马鱼的总运动距离比正常斑马鱼明显增多。2. ADH和ALDH两种酶的含量,通过检测斑马鱼体内ADH和ALDH两种酶的含量,分析两种酶的调节作用。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解酒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酒精,模型对照组和服用解酒剂组都摄入了等量的酒精(酒精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解酒剂组在摄入酒精之前摄入RU21、海王金樽之类的解酒剂。
服用一段时间解酒剂后,应用行为分析仪分析摄入酒精后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同时用ALDH和ADH试剂盒检测两种酶的含量。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运动轨迹图
黑线:慢速运动轨迹;绿线:中速运动;红线:快速运动,红线代表醉酒行为状态
可以看到,服用解酒剂组的运动轨迹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快速运动明显减少,醉酒行为有所改善。
图2. 斑马鱼体内乙醇脱氢酶含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 0.01
图3. 斑马鱼体内乙醛脱氢酶含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 0.01
从柱状图中可以出来,服用解酒剂组的ADH和ALDH两种酶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解酒剂组的总运动距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并ADH和ALDH两种酶含量明显增高。
2.本实验证实了RU21、海王金樽具有明显的解酒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斑马鱼肝脏中有许多与哺乳动物同源的脂质代谢酶,与哺乳动物对外源化学物质的防御机制相当,包括酶的诱导和氧化应激。而且斑马鱼幼鱼通体透明,容易观察到毒性表型。用乙醇可以诱发斑马鱼肝脏损伤,模拟人的肝脏疾病。
我们评价斑马鱼肝脏保护有4个指标:1.肝脏面积;2.肝脏变性程度;3.卵黄囊吸收延迟的发生率(卵黄囊是脂肪,卵黄囊吸收与肝功能密切相关);4.肝脏病理切片。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肝保护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对乙醇,模型对照组与服用肝保护剂组都摄入了等量的乙醇(乙醇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肝保护剂组在摄入对乙醇的同时摄入美他多辛之类的肝保护剂。
服用一段时间肝保护剂后,我们观察斑马鱼肝脏及卵黄囊表型,同时观察肝脏的病理结构变化。
【结果展示】
图1. 斑马鱼肝脏毒性表型图
可以看到,模型对照组的斑马鱼肝脏肿大、变性、卵黄囊吸收延迟,而肝保护剂组肝脏肿大、变性和卵黄囊吸收延迟均有所恢复。
图2. 斑马鱼肝脏细胞病理切片
红箭头:肝细胞肿大;黑箭头:脂肪空泡样变性
从病理切片中也能看出来,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核规则清晰,肝细胞结构正常,边缘清晰。乙醇处理后,斑马鱼肝细胞结构模糊、肝细胞核肿大,而肝保护剂组细胞和正常斑马鱼中形态相似。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肝保护剂组斑马鱼肝脏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并未出现模型对照组的肝脏肿大、肝变性和卵黄囊吸收延迟情况。
2.本实验证实了美他多辛具有保护肝脏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斑马鱼拥有与人类相似的神经组织器官,下丘脑、丘脑、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等都是与焦虑相关的脑区。1-(3-氯苯基)哌嗪盐酸盐(mCPP)是一种非特异性5 -羟色胺(5-HT)能激动剂,5-HT广泛存在于上述脑区。研究表明mCPP可通过影响5-HT通路而诱导焦虑。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脑中GABA水平的下降会产生抑郁、紧张、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谷氨酸脱羧酶(GAD)是谷氨酸向GABA转化的限速酶。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种具有多个结合部位的单一分子酶,对底物的特异性不高,可使多种胺类氧化脱氨,从而影响多种神经递质的代谢,斑马鱼体内只有一种Mao序列,具有人MAO-A和人MAO-B的性质,且与人MAO-A更相似。在大多数物种中,MAO-A降解5-HT。研究表明斑马鱼的运动活动和趋向性是反映焦虑的两个重要指标。GAD2基因与焦虑和情感障碍关系密切。5-HT通过5-羟色胺受体2A(htr2aa)增加焦虑样行为。GABA-A受体在焦虑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AO-A/B双敲除小鼠的5-HT分解降低,焦虑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斑马鱼的行为来判断斑马鱼是否产生焦虑。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测焦虑相关基因(如gabra1、gad2、htr2aa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MAO含量来评价斑马鱼是否产生焦虑。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焦虑改善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与服用焦虑改善剂组都摄入了等量的mCPP(mCPP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焦虑改善剂组在摄入mCPP的同时摄入司来吉兰之类的焦虑改善剂。
服用一段时间焦虑改善剂后,我们(1)分析斑马鱼的总运动距离;(2)用q-PCR检测焦虑相关基因表达;(3)用试剂盒检测单胺氧化酶(MAO)活性。
【结果展示】
(1)行为学:
图1. 斑马鱼总运动距离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01
可以看到,服用焦虑改善剂组的运动距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运动距离没有明显的增加。
(2)gabra1、gad2、htr2aa基因相对表达量:
图2. 斑马鱼gabra1基因相对表达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5
可以看到,服用焦虑改善剂组斑马鱼gabra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
图3. 斑马鱼gad2基因相对表达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5
可以看到,服用焦虑改善剂组斑马鱼gad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
图4. 斑马鱼htr2aa基因相对表达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5
可以看到,服用焦虑改善剂组斑马鱼htr2aa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
(3)单胺氧化酶(MAO)活性:
图5. 斑马鱼单胺氧化酶活性量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 < 0.05
可以看到,服用焦虑改善剂组斑马鱼单胺氧化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焦虑改善剂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gabra1、gad2和htr2aa基因相对表达量及MAO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似。
2.本实验证实了司来吉兰有明显抗焦虑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