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霉素英文名称D-chiro-Inositol, 1,5,6-trideoxy-3-O-beta-D-glucopyranosyl-中文别名井岗霉素;有效霉素CAS RN37248-47-8分 子 式C20H35NO13分 子 量497.4908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无定型粉末,溶于水、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吸湿性强,在室温PH3-9水溶液中稳定。剂型:5%、30%水剂,2%、3%、4%、5%、12%、15%、17%水溶性粉剂,0.33%粉剂,60%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水稻纹枯病,也可用于水稻稻曲病、玉米大小斑病以及蔬菜和棉花、豆类等作物病害的防治。多年大规模的田间使用结果充分显示其"防效高、无药害、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药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1、水稻病害的防治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盛发初期,每次每亩用5%可溶性粉剂100-150克,兑水75-100公斤,针兑水稻中下部喷雾或泼浇,间隔期7-15天,施药1-3次;水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每亩用5%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雾。2、棉花立枯病的防治 用5%水剂500-1000倍液,按3毫升/平方米药溶液量灌苗床。3、麦类纹枯病的防治 用100公斤种子用5%水剂600-800毫升,对少量的水均匀叶喷在麦种,搅拌均匀,堆闷几小时后播种。也可在田间病株率达到30%左右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60-75公斤喷雾。注意:1、可与除碱以外的多种农药混用。2、属抗菌素类农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注意防腐、防霉、防热。3、粉剂在晴朗天气可早、晚两头趁露水未干时喷施,夜间喷施效果尤佳,阴雨天可全天喷施,风力大于3级时不宜喷粉。4、存放于阴凉、干燥的仓库中,并注意防霉、防热、防冻。5、保质期2年,保质期内粉剂如有吸潮结块现象,溶解后不影响药效。60% 165元
醚菌酯英文名称Kresoxim-methyl中文别名(E)-2-甲氧亚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苯氧菌酯 ;苯氧菊酯;(E)-2-甲氧亚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醚菌酯/苯氧菊酯CAS RN143390-89-0EINECS号分 子 式C18H19NO4分 子 量313.3478物化性质性质:无色固体 熔点:98-100℃ 含量:96%醚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它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 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被广泛 用于防治果树类、蔬菜类、茶树、烟草等作物上的病害。另外,本品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 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病毒中蛋白的形成。用 途醚菌酯对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如:葡萄白粉病、小麦锈病、马铃薯疫病、南瓜疫病、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特别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特效。350元
溴菌腈英文名称1,2-Dibromo-2,4-Dicyanobutane中文别名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休菌清;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DBDCB;托牌DM-01;2-溴-2-(溴甲基)戊二腈CAS RN35691-65-7EINECS号252-681-0分 子 式C6H6Br2N2分 子 量265.9332物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粉末。 有效含量:≥ 95%,≥ 98%略有刺激气味。熔点52.5-53.2°C,密度970g/ml (20°C),蒸汽压为6.70*10Pa-3 (25°C),难溶于水(0.212g/100ml 20°C)易溶于丙同、苯、氯方、乙醇等有机溶剂。用 途用于胶片、皮革、涂料、针纺织品、化妆品等作防霉防腐剂,又作石油钻探注水、工业循环水的杀菌剂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疽病有特效。广泛适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树、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炭疽病、黑星病、疮痂病、白粉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茎腐病、溃疡病、青枯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性、细菌性的病害。应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还适用于湖泊环境处理的灭藻,改善渔塘水质;纺织品、皮革等防腐、防毒等。制备由丙烯腈制取2-亚甲基戊二腈,再与溴素加成制得溴菌腈。丙烯腈在催化剂存在下,于25~30℃二聚生成2-亚甲基戊二腈,然后将213g 97%的2-亚甲基戊二腈,在100℃下通入溴素228g,至反应液呈淡黄色即为反应终点。再在反应液中加入分散剂,再加入一定量溶剂,边加边搅拌,析出颗粒状结晶,分层,移去溶剂层,抽滤,烘干得固体溴菌腈。25% 46元
氟啶胺氟啶胺又被称为福帅得英文名称Fluazinam中文别名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a,a,a-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CAS RN79622-59-6EINECS号201-727-8分 子 式C13H4Cl2F6N4O4分 子 量465.0917物化性质氟啶胺(SHIRLAN,IKF-1216)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新型取代苯胺类广谱杀菌剂,对灰葡萄孢引起的多种灰霉病有特效。同苯并咪唑类、二羧酰亚胺类及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交链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菌引起的病害亦有良好的活性。用 途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菌非常有效杀菌谱广:氟啶胺能有效防除蔬菜上的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及果树上的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轮纹病等病害。对辣椒、马铃薯疫病和块茎腐烂有特效。 活性高,用药量少,见效快。使用浓度为2000-2500倍就能达到理想防效。 此药为预防保护性杀菌剂,提前预防能确保蔬菜、水果品质好。 无抗性:在国外使用多年,无抗性报道。 持效期长:持效期为10-14天左右,可减少用药次数,省时、省力。 与其他药剂无交互抗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对产生抗药性的病菌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耐雨性好:受气候影响小,耐雨水冲刷。1、保护性药剂,所以要提前使用,不要在发病高峰期使用。2、在黄瓜、葡萄上谨慎使用氟啶胺,以防出现药害。3、氟啶胺主要用在西红柿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和十字花科根肿病等方面。疫病、霜霉病、灰霉病、根肿病特效。97.5% 320元
哈茨木霉菌哈茨木霉的菌丝纤细无色,具分隔,多分枝。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的侧枝上生出,对生或互生,一般有2-3次分枝,着生分生孢子的小梗瓶形或锥形。分生孢子多为球形,孢壁具小疣突,蓝绿色。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絮状,后为暗绿色。有效活菌数(亿/克)≥20杂菌率% ≤2芽孢率% ≥99产品细度 ≥60目含水量 ≤8%PH 7-8作用方式 在植物根围生长并形成"保护罩",以防止根部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分泌酶及抗生素类物质,分解病原真菌的细胞壁。哈茨木霉菌可以分泌一部分抗生素,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减轻病原菌的危害。木霉菌在植物根系定殖并且产生刺激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化合物,改善根系的微环境,增强植物的长势和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收益。主要用于防治田间和温室内蔬菜、果树、花卉等农作物的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叶斑病等叶部真菌性病害。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叶霉病等叶部病害。· 阻断病原菌繁殖生长所需能量传递· 增加渗透性使真菌孢子干枯· 通过损毁细胞膜来破坏孢子萌发管的生长治疗真菌性病害,同时预防细菌性病害;此产品施药时期不受天气和温度影响,阴雨天也可施用;作用方式独特,不会产生抗性;剂型先进,对作物安全,施药后不污染果面;可与其它化学农药、肥料等混合使用。本品为接触性杀菌剂,喷雾时要均与周到,保证叶片正反面以及茎杆均能接触到药剂。45元
氰霜唑英文名称CYAZOFAMID中文别名赛座灭;4-氯-2-氰基-N,N-二甲基-5-对甲苯基咪唑-1-磺酰胺;氰唑磺菌胺CAS RN120116-88-3分 子 式C13H13ClN4O2S分 子 量324.7859理化性质:浅黄色无味粉状固体,m.p.152.7℃,蒸气压<1.33×10-5Pa,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0.121 μg/mL (pH=5),分配系数为3.2 (25℃)。丙酮中40.69g/L,乙腈中28.75g/L。制剂:95%TC用途:磺胺咪唑类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苔根肿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田间应用对晚疫病和霜霉病有极高的防治效果,以50~100mg/L的浓度处理马铃薯晚疫病有突出的防治效果,且用药期灵活、持效期长。用同样浓度处理葡萄、黄瓜、甜瓜的霜霉病,也有极好的防治效果。氰霜唑是一种新型低毒杀菌剂,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和一定的内吸治疗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使用安全、方便。该药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其杀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病菌代谢过程中细胞色素bcl中的Qi,而导致病菌死亡,不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是细胞色素bcl中QO抑制剂)。对卵菌的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或敏感的病菌均有活性。包装:25kg纸板桶或根据客户要求生产方法:以4-甲基苯乙酮为原料,先经氯化,再与羟胺缩合、与乙二醛环合制得中间体取代的咪唑;然后经氯化脱水制得中间体取代的氰基咪唑,最后与二甲氨基磺酰氯反应制得氰霜唑。氰霜唑(120116-88-3)的田间应用对晚疫病和霜霉病有极高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比其他杀菌剂低2~38倍,如以50~100mg/L的浓度处理马铃薯晚疫病有突出的防治效果,且用药期灵活、持效期长。氰霜唑(120116-88-3)为磺胺咪唑类杀菌剂。超级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根肿病,猝倒病等有特效,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作用机制是阻断卵菌纲病菌体内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电子传递来干扰能量的供应,其结合部位为酶的Q中心,称为QiI(Quinone inside Inhibitors)类杀菌剂,与其他杀菌剂无交叉抗性。其对病原菌的高选择活性可能是由于靶标酶对药剂的敏感程度差异造成的。对卵菌纲真菌如霜霉菌、假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苔根肿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适宜作物及对作物的安全性马铃薯、葡萄、蔬菜(黄瓜、白菜、番茄、洋葱、莴苣)、草坪。对作物、人类、环境安全。防治对象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95% 820元
甲基硫菌灵英文名称Thiophanate-Methyl中文别名甲基托布津;1,2-双-(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1,2-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CAS RN23564-05-8EINECS号245-740-7分 子 式C12H14N4O4S2分 子 量342.394物化性质熔点 172°C 水溶性 <0.1 g/100 mL at 20°C 剂型:50% 70%用 途广谱性杀菌剂,广泛用于稻、棉、麦、油菜等多种作物多种病害防治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高效、低毒杀菌剂,具有预防和内吸作用,因药剂进入植物体内后能转化成多菌灵,故也属苯并咪唑类。可广泛用于粮、棉、油、蔬菜、果树等多种病害。如防治麦类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一季内喷雾第2次,每次用70%可湿性粉剂700~1400倍液喷雾;麦类黑穗病、小麦白粉病分别用70%可湿性粉剂150g拌种50kg和7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叶稻瘟用70%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间隔7~10d连喷2次;防治稻纹枯病用700倍液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用1500倍液喷雾;花生叶斑病用500倍液喷雾。此外还可用于甘薯黑斑病、玉米大叶斑病、水稻紫秆病、高梁丝黑穗病。使用时不能与铜制。25元
氟环唑英文名称Epoxiconazol中文别名环氧菌唑;(2RS,3SR)-1-[3-(2-氯苯基)-2,3-氧桥-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2RS,3RS)-1-(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氢-1,2,4-三唑;欧霸;(2RS,3RS)-1-[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氢-1,2,4-三唑;1-[[(2S,3S)-3-(2-氯苯基)-2-(4-氟苯基)环氧乙烷-2-基]甲基]-1,2,4-三唑;(2RS,3SR)-3-(2-氯苯基)-2-(4-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环氧乙烷CAS RN106325-08-0;135319-73-2;133855-98-8氟环唑,制剂SC、SE。作用机理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适宜作物小麦、大麦、水稻、甜菜、油菜、豆科作物、蔬菜、葡萄和苹果等。对作物安全性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氟环唑剂型:70%.97%.12.5%.30%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97% 560元
嘧菌环胺英文名称Cyprodinil中文别名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CAS RN121552-61-2分 子 式C14H15N3分 子 量225.289理化性质纯品为粉状固体,含量≥98%,有轻微气味;熔点75.9℃;密度1.21(20℃)嘧菌环胺又名和瑞嘧菌环胺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迅速被植物叶面吸收。对 作物安全、无药害,为低毒杀菌剂。是专门防治灰霉病和褐腐病 的杀菌剂,对白粉病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当作物对多菌灵、扑海 因、速克灵等药剂产生抗性时,使用和瑞效舉良好。此外,还可以防治果树斑点落叶病、黑星病,小麦颖枯病等。可用作叶面喷 雾或种子处理,也可做大麦种衣剂用药。嘧菌环胺的主要剂型有:50%、75%水分散粒剂茗防治辣椒 等蔬菜灰霉病、草莓灰霉病每亩使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60?96克对水喷雾或稀释800?1 000倍喷雾,每隔5?7天1 次,连续2?3次。当辣椒、茄子盛果期灰霉病严重时,茎杈部 烂秆、纵裂,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调成糊状涂抹病患处, 也可以用药土和成泥巴糊在病患处,都有很好的防效。注意事项:(1)对黄瓜不安全,容易产生药害。(2)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对大棚番茄也有药害。尽量不要和乳油类杀虫剂混用260元
亚胺唑亚胺唑,是一种化学制剂,属唑类广谱杀菌剂,用于叶面内吸性杀菌剂。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纫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导致病菌死亡。亚胺唑是广谱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喷到作物上后能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耐雨水冲刷。规格:15%.5%亚胺唑:制剂与分析EC、WG、WP如15%可湿性粉剂。化学名称:4-氯苄基N-(2,4-=氯苯基)-2(1H l,2,4唑-l-基)硫代乙酰胺酯。分析方法GC/HPLC。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纫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导致病菌死亡。亚胺唑是广谱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喷到作物上后能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耐雨水冲刷。适宜作物与安全性蔬菜、果树、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防治对象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如桃、日本杏、柑橘树疮痂病,梨黑星病、锈病、苹果黑星病、诱病、白粉病、轮斑病,葡萄黑痘病,西瓜、甜瓜、烟草、玫瑰、日本卫茅、紫薇白粉病,花生褐斑病,茶炭疸痰,玫瑰黑斑病,菊、草坪锈病等。尤其对柑橘疮痂病、葡萄黑痘病、梨黑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藻菌真菌无效。应用技术亚胺唑属唑类广谱杀菌剂,是叶面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施药不能被根吸收。田间试验表明,以2.5~7.5g(a.i.)/hL能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7.5g(a.i.)/hL能有效防治葡萄白粉病;以15g(a.i.)/l00kg处理小麦种子,能防治小麦网腥黑穗菌;在120g/l00kg种子剂量下对作物仍无药害。每亩喷药液量一般为100~300L,可视作物大小而定,以喷至作物叶片湿透为止。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