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联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先进的化学技术技术为专业主体,是集科研、开发、经营生产、代加工合成、电子商务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企业。本公司聚集着一批拥有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公司主要从事有机胺、精细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电镀化学一体的生产、经营、加工与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服务。本公司是武汉远成集团旗下企业,总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原料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化工原料、化工防腐、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等多类产品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更多详情]双甲脒
英文名称Amitraz
中文别名螨克;双甲眯;阿米曲;N,N-双(2,4-二甲基苯基亚氨基甲基)甲胺;双虫脒;虫螨脒;N-甲基-双(2,4-二甲苯亚胺甲基)胺;1,5-双(2,4-二甲基苯胺)-3-1,3,5-三氮戊二烯-1,4;N-甲基-双(2,4-二甲苯基亚胺甲基)胺
CAS RN33089-61-1
EINECS号251-375-4
分 子 式C19H23N3
分 子 量293.406
物化性质
含量:98%
原药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很低。可溶于二甲苯、丙酮和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紫外光影响较小。
熔点 86-87°C
用 途广谱性杀螨剂,主要用于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防治螨类,还可用于牛、羊等牲畜防治蜱螨
1、 广谱性杀螨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熏蒸、拒食、驱避作用,对植物有一定渗透内吸性,对幼若螨、成螨和螨卵有效,对其他一些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螨有效,速效性好,持效性强。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及棉铃虫、红铃虫、苹果和出楂红蜘蛛,柑橘叶螨、木虱、锈壁虱,牛、羊、猪体外虱、壁虱、疥癣及恙虫,茶树跗线螨,豆类、茄子红蜘蛛等。如防治棉花红蜘蛛,在卵孵盛期至幼若螨盛发期,用20%乳油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在红蜘蛛与红铃虫或棉铃虫并发时使用,一定程度可做到虫螨兼治,且对棉田瓢虫、草蛉等天敌安全。若防治柑橘红蜘蛛、苹果叶螨,用20%乳油对水稀释至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锈螨,用20%乳油对水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木虱用1500倍液喷雾。防治牛、羊等牲口畜蜱螨,以50~100mg/L浓度喷雾或浸洗。
2、 该品为广谱杀螨剂。主要用于果树、花卉、草莓和其他农业及园艺作物。防治螨类,特别对柑桔螨类有较好的效果。也用于防治棉铃虫、红铃虫;防治家畜寄生虫的蜱、螨、疥虫等。双甲脒是杀螨剂中药效较好的品种。
3、 广谱性杀螨剂,主要用于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防治螨类,还可用于牛、羊等牲畜防治蜱螨
[药理] 双甲脒是一接触性广谱杀虫剂,兼有胃毒和内吸作用,对各种螨、蜱、蝇、虱等均有效。其杀虫作用可能与干扰神经系统功能有关,使虫体兴奋性增高,口器部分失调,导致口器不能完全由动物皮肤拔出或者拔出而掉落,同时还能影响昆虫产卵功能及虫卵的发育能力。
[用途] 主用于防治牛、羊、猪、兔的体外寄生虫病,如疥螨、痒螨、蜂螨、蜱、虱等。 为低毒杀螨剂。杀螨谱广,具有多种毒杀机制。用于防治对其他杀螨剂有抗药性的螨也有效。适用于柑橘、棉花等作物。对人、畜安全,对蜜蜂相对无害。
[用法和用量] 药浴或喷淋。经试验250~500mg/L即有明显驱杀效果。双甲脒产生杀虫作用较慢,一般在用量后24h才能使虱、蜱等解体,48h使患螨部皮肤自行松动脱落,不像拟除虫菊酯那样迅速使虫体击倒(有可能复苏),而是彻底给予杀灭。本品残效期长,一次用药可维持药效6~8周,可保护畜体不再受外寄生虫的侵袭。
[注意] 对鱼剧毒;马较敏感;家禽用高浓度会出现中毒反应;蜜蜂虽安全无毒,但灭蜂螨时,由于峰产生残留药物,而应禁用。为增强双甲脒稳定性,最好在药浴或喷淋溶液中,再添加生石灰(含80%以上氢氧化钙)至0.5%浓度。牛、羊、猪等动物停药1天,其肉品即能上市,乳品无休药期规定。
[剂型] 20%双甲脒乳油、12.5%双甲脒乳油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210元
恶霉灵
英文名称3-hydroxy-5-methylisoxazole
中文别名立枯灵;土菌消;5-甲基异恶唑-3-醇;5-甲基-1,2-恶唑-3-醇;3-羟基-5-甲基异恶唑;3-羟基-5-甲基异唑;噁霉灵
CAS RN10004-44-1
EINECS号233-000-6
分 子 式C4H5NO2
分 子 量99.088
恶霉灵,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绿色|环保|低毒|无公害产品。适合作物果树|蔬菜|小麦|棉花|水稻|豆类|瓜类等。属新型抗重茬产品。
剂型:8%、15%、30%水剂,15%、70%、95%、96%、99%可湿性粉剂,20%乳油,70%种子处理干粉剂。
恶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恶霉灵更新换代产品,属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而且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恶霉灵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恶霉灵的渗透率极高,两个小时就能移动到茎部,20个小时移动至植物全身。
恶霉灵作为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和土壤消毒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恶霉灵进入土壤后被土壤吸收并与土壤中的铁、铝等无机金属盐离子结合,有效抑制孢子的萌发和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药效可达两周。恶霉灵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的分蘖,根毛的增加和根的活性提高。因对土壤中病原菌以外的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很小,所以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不产生影响,在土壤中能分解成毒性很低的化合物,对环境安全。
恶霉灵是广普性杀菌剂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较高的防治结果,对鞭毛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的腐霉菌.苗腐菌.镰刀菌.丝核菌.伏革菌.根壳菌.雪霉菌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内吸性和传导性,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且在植物体内移动迅速;在土壤中能提高药效,且持效期长,施用两周内仍有杀菌活性。作用机理独特,高效、微毒、无公害,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对土壤真菌、镰刀菌、根壳菌、丝核菌、腐霉菌、苗腐菌、伏革菌等病原菌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枯萎病、立枯病、黄萎病、猝倒病、纹枯病、烂秧病、菌核病、疫病、干腐病、黑星病、菌核软腐病、苗枯病、茎枯病、叶枯病、沤根、连作重茬障碍有特效。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用法用量
1、叶面喷施稀释1200-1500倍液
2、灌根稀释600-800液,浸种或拌种1000倍
3、土壤处理:2.5公斤每亩,拌肥撒施,穴施或条施效果更好
4、苗床消毒 对蔬菜、棉花、烟草、花卉、林业苗木等的苗床,在播种前,每亩用2.5-3公斤0.1%恶霉灵颗粒剂处理苗床土壤或用3000-6000倍96%恶霉灵(或1000倍30%恶霉灵)细致喷洒苗床土壤,每平方米喷洒药液3克,可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5、蔬菜、粮食、花生、烟草、药材等作物幼苗定植时或秧苗生长期,用3000-6000倍96%恶霉灵(或1000倍30%恶霉灵)喷洒,间隔7天再喷1次,不但可预防枯萎病、根腐病、茎腐病、疫病、黄萎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可促进秧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增强对低温、霜冻、干旱、涝渍、药害、肥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抗御性能。
性能特点
1.有渗透输导性,.不仅对土壤病原菌能发挥效能,而且对植物能起促进生育作用。
2.与一般杀菌剂不同,能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产生相互作用,加强土壤中的效力。
3.因对土壤病原菌以外的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很小,所以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不产生影响。
4.在土壤中能分解成毒性很低的化合物。
5.具有内吸性和传导性,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移动极为迅速.在根系内移动仅3小时便移动到茎部,24小时内移动至植物全身,其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两种葡萄糖苷,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根部的分叉。根毛的数量增加,根的活力提高,地下部分的干物重量增加5-15%.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很强.防止根系老化.施用恶霉灵的根比未施恶霉灵的根颜色明显白嫩,有防治根老化作用.可防止苗由于低温引起的生理障碍的萎凋苗,有良好的抗旱.抗寒.减轻除草剂药害功能.提高秧苗的壮苗率,总苗重增加,秧苗移入大田后的成活率提高,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时间,移栽后转青快1-2天;促进大田初期的生长发育.
6.在土壤中能提高药效,大多数杀菌剂,用作土壤消毒,容易被土壤吸附,有降低药效的趋势,而恶霉灵两周内仍有杀菌活性.在土壤中能与无机金属盐的铁.铝离子结合,提高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能力.被土壤吸附的能力极强,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移动性很小,这对提高药效有重要作用。
7.安全低毒无残留,是环保型杀菌剂,是绿色食品的首选农药.
8.恶霉灵可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混合使用.
97% 190元
噁喹酸(恶喹酸)
英文名称Oxolinic Acid
中文别名奥索利酸;1-乙基-6,7-亚甲氧基-4-喹啉酮-3-羧酸;恶喹酸;1-乙基-6,7-亚甲二氧基-4-喹诺酮-3-羧酸;5-乙基-5,8-二氢-8-氧代[1,3]-二氧戊环并[4,5-G]喹啉-7-羧酸;奥啉酸;噁奎酸
CAS RN14698-29-4
EINECS号238-750-8
分 子 式C13H11NO5
分 子 量261.2301
物化性质本品为固体。m.p.310℃,相对密度1.55 (25℃),蒸气压<1.46×10-4Pa (100℃)。25℃时在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中溶解度<1.0%,水中溶解度0.003mg/L。能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盐,其盐易溶于水。对热、湿、光稳定。
用 途喹啉酮类杀菌剂,用于水稻种子处理,称为对水稻难治病害谷枯细菌病(苗腐败病)具有卓效的第一个杀菌剂。播前经药剂拌种处理,可抑制引起谷枯细菌病折苗腐败病的发生,再将健壮秧苗移栽本田后,就可防止谷枯细菌病的发生。
作用机制为对革兰阴性功具有广范围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弱,对真菌无活性。通过抑制DNA的合成,从而阻碍了病菌分裂和增殖。在细菌的菌体内,对于DNA的超卷曲结构导入反向超卷曲的酶,本药剂可与此酶的亚组A结合,从而使其机能受压抑而使DNA无法复制,不久引起死亡。
20% 82元
恶喹酸钠
中文别名:恶喹酸钠原料药
化学名称:5-乙基-5,8-二氢-8-氧代-1,3-二噁.茂[4,5-8]喹啉-7-羧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oxolinate
cas:1391-41-9
分子式:C13H10NO5Na
分子量:283.24
外观和性状:白色或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用途:恶喹酸钠已成为水产专用药,可用于防治鰤鱼、真鲷、竹荚鱼、罗非鱼类的结节病,银大麻哈鱼、鳟鱼、玫瑰大马哈鱼疖疮病、弧菌病,鲤科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鳗鲡赤鳍病、红点病,日本对虾弧菌病,香鱼气单胞菌感染症等。
产品特点:
噁喹酸钠为喹诺酮类的第二代产品,无臭无味。
它具有较强的广谱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一部分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效力。
与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但对真菌与结核杆菌没有抗菌作用,具有用量低,抑菌效果好等优点,水产养殖者认为它是治疗水产动物疾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对鳗弧菌、嗜水气单胞杆菌等鱼类病原菌有相当强的抗菌活性。
含量:98%--102%
包装规格:25kg/桶、1kg/袋。
注意事项:
捕捞前按下述日期停止给药;鱼16天,香鱼21天,红鳟鱼21天,鳗鱼25天,鲤鱼21天。
鳗鱼使用本剂时,食用前25日内,鳗鱼饲育水日交换率应在50%以上。
贮藏:遮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两年
99% 380元
多抗霉素
其他名称: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多氧清,保亮、宝丽安,保利霉素
CAS 19396-06-6
剂型:10%.3%.34%.70%60%多抗霉素
多抗霉素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对紫外线及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蜜蜂低毒。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人参黑斑病、苹果、梨灰斑病,以及水稻纹枯病都有较好的防效。
防治对象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人参黑斑病、苹果梨灰斑病以及水稻纹枯病都有较好的防效。
多抗霉素(polyoxin)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合成导致病菌死亡。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因此还具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的作用。
由于多抗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无环境污染的安全农药,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特用作物,水果和蔬菜等重要病害的防治。
多抗霉素是一类结构很相似的多组份抗生素,含有A至N14种不同同系物的混合物,为肽嘧啶核苷酸类抗菌素。各主要组份的作用又不相同,因此在农业上使用主要分两类:一类以a、b组份为主,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梨黑斑病,葡萄灰霉病,草莓、黄瓜、甜瓜的白粉病,霜霉病,人参黑斑病和烟草赤星病等十多种作物病害。另一类以d、e、f组份为主,主要由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病斑不能扩展。
1、人参黑斑病的防治 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在人参栽培畦面,隔10天喷1次,共3-4次。
2、草莓灰霉病的防治 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加水50-75公斤喷雾,每隔50-75公斤喷雾,每周喷1次,共3-4次。
3、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 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在春梢生长初期喷药,每隔1周喷1次,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4、蔬菜苗期猝倒病的防治 用1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土壤消毒。
5、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治 用2%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土壤消毒。
6、防治西红柿晚疫病,用2%可湿性粉剂100ppm溶液喷雾。
7、防治瓜类枯萎病,用300ppm溶液灌根。
10% 85元
代森联
化学名称:代森联;代森联 二;乙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乙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代森联;代森连
CAS 9006-42-2
质量规格:代森联含量% ≥ 60 水份% ≤ 1.2 悬浮率% ≥ 83 润湿时间S ≤ 45 细度(325目)% ≥ 98 PH值范围 7.2
代森联纯品为白色粉末,工业品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鱼腥味,难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能溶于吡啶中,对光、热、潮湿不稳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碱性物质或铜、汞等物质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减效,挥发性小。
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对代森锰锌产生抗性的病害,改用代森联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作叶面喷洒,隔7-10天喷1次,也可用作种子处理。
主要防治对象: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山药炭疽病、褐腐病、根茎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对代森锰锌产生抗性的病害,改用代森联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作叶面喷洒,隔7-10天喷1次,也可用作种子处理。
主要防治对象: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山药炭疽病、褐腐病、根茎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使用方法
(1)防治枣树、苹果、梨等果树的叶斑病、锈病、黑星病、霜霉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000倍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好先收"(果树专用型),每10-1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注意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
(2)防治瓜菜类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用600-800倍70%代森联水分散颗剂+50%纯烯酰吗啉,每7-14天一次,中间交替喷洒其他农药。
(3)防治大田作物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在发病初期用700-1000倍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甲霜灵,每7-14天一次,中间交替喷洒其他农药。
(4)防治西红柿、茄子、马铃薯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
(5)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8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5%拌种。
(6)防治瓜类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用400-500倍液喷雾,连喷3-5次。
(7)防治白菜、甘蓝霜霉病,芹菜斑点病,用500一6次。
90%
丙环唑
英文名称Propiconazole
中文别名敌力脱;必扑尔;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1-[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1-[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
CAS RN60207-90-1
EINECS号262-104-4
分 子 式C15H17Cl2N3O2
分 子 量342.2204
化学性质
含量:95%
本品为淡黄色黏稠液体。b.p.180℃/13.32Pa,蒸气压0.133×10-**a(20℃),相对密度1.27 (20℃),折射率n20D1.5468。参与甲醇、异丙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10mg/L。对光、热、酸、碱都较稳定,对金属无腐蚀性。
剂型:25%丙环唑 40%丙环唑 50%丙环唑 65%丙环唑 95%丙环唑
用 途 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很快地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新型广谱性农药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丙环唑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一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杀菌谱广泛、活性高、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农药杀菌剂代表品种。
农业部登记作物:黄瓜 白粉病
用法用量
叶面喷施稀释2000-3000倍液。
注意事项
1、丙环唑安全间隔期为10天,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4次。
2、丙环唑不可与呈强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
3、使用 丙环唑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
中毒急救
丙环唑低毒,但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如果药剂接触皮肤和衣服,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冲洗。不慎吸入,应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如溅入眼中,用大量清水冲洗后,请医生诊治。如误服应立即催吐、洗胃,并送医院对症治疗。
175元
吡唑醚菌酯
英文名称Pyraclostrobine
中文别名唑菌胺酯;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百克敏
CAS RN175013-18-0
分 子 式C19H18ClN3O4
分 子 量387.8169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一般喷药3次,间隔10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的用药量为有效成分75~150g/ hm2(折成乳油商品量为20-40mL/667m2)。加水稀释后于发病初期均匀喷雾.一般喷药3~4次.间隔7d喷1次药。防治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的有效成分浓度为83.3-250mg/kg(稀释倍数为1000-3000倍),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一般喷药3次,间隔10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吡唑醚菌酯可用于小麦、花生、水稻、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观赏植物、草坪等各种作物,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唑菌胺酯仍能有效地防治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唑菌胺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它能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
380元
亚胺唑
亚胺唑,是一种化学制剂,属唑类广谱杀菌剂,用于叶面内吸性杀菌剂。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纫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导致病菌死亡。亚胺唑是广谱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喷到作物上后能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耐雨水冲刷。
规格:15%.5%
亚胺唑:制剂与分析EC、WG、WP如15%可湿性粉剂。
化学名称:4-氯苄基N-(2,4-=氯苯基)-2(1H l,2,4唑-l-基)硫代乙酰胺酯。
分析方法GC/HPLC。
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纫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的形成,导致病菌死亡。亚胺唑是广谱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喷到作物上后能快速渗透到植物体内,耐雨水冲刷。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蔬菜、果树、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如桃、日本杏、柑橘树疮痂病,梨黑星病、锈病、苹果黑星病、诱病、白粉病、轮斑病,葡萄黑痘病,西瓜、甜瓜、烟草、玫瑰、日本卫茅、紫薇白粉病,花生褐斑病,茶炭疸痰,玫瑰黑斑病,菊、草坪锈病等。尤其对柑橘疮痂病、葡萄黑痘病、梨黑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藻菌真菌无效。
应用技术亚胺唑属唑类广谱杀菌剂,是叶面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施药不能被根吸收。田间试验表明,以2.5~7.5g(a.i.)/hL能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7.5g(a.i.)/hL能有效防治葡萄白粉病;以15g(a.i.)/l00kg处理小麦种子,能防治小麦网腥黑穗菌;在120g/l00kg种子剂量下对作物仍无药害。每亩喷药液量一般为100~300L,可视作物大小而定,以喷至作物叶片湿透为止。
45元
溴菌腈
英文名称1,2-Dibromo-2,4-Dicyanobutane
中文别名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休菌清;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DBDCB;托牌DM-01;2-溴-2-(溴甲基)戊二腈
CAS RN35691-65-7
EINECS号252-681-0
分 子 式C6H6Br2N2
分 子 量265.9332
物化性质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粉末。 有效含量:≥ 95%,≥ 98%
略有刺激气味。熔点52.5-53.2°C,密度970g/ml (20°C),蒸汽压为6.70*10Pa-3 (25°C),难溶于水(0.212g/100ml 20°C)易溶于丙同、苯、氯方、乙醇等有机溶剂。
用 途用于胶片、皮革、涂料、针纺织品、化妆品等作防霉防腐剂,又作石油钻探注水、工业循环水的杀菌剂
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抑制和铲除真菌、细菌、藻类的生长,对农作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炭疽病有特效。广泛适用于果树、葡萄、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烟草、茶树、花卉等多种作物,防治炭疽病、黑星病、疮痂病、白粉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茎腐病、溃疡病、青枯病、角斑病等多种真菌性、细菌性的病害。应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灌根,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还适用于湖泊环境处理的灭藻,改善渔塘水质;纺织品、皮革等防腐、防毒等。
制备
由丙烯腈制取2-亚甲基戊二腈,再与溴素加成制得溴菌腈。丙烯腈在催化剂存在下,于25~30℃二聚生成2-亚甲基戊二腈,然后将213g 97%的2-亚甲基戊二腈,在100℃下通入溴素228g,至反应液呈淡黄色即为反应终点。再在反应液中加入分散剂,再加入一定量溶剂,边加边搅拌,析出颗粒状结晶,分层,移去溶剂层,抽滤,烘干得固体溴菌腈。
25% 46元
辛菌胺
有效成分:N,N-二辛基二乙烯三胺
含量:14.4%
外观:红棕液体
辛菌胺母液
包装:100kg塑料桶
本品是一种烷基多胺类杀菌剂,含增效成份有机硅及咪咪类杀菌因子,是新一代高科技、环保型、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
针对作物病害对老牌杀菌剂所产生的抗性,专门研制、配方独特,超强渗透,3-10秒钟杀灭真菌、细菌和病毒,能迅速穿透病毒、真菌、细菌的细胞膜,直接进入病原菌细胞内,逐步化解病原菌的呼吸系统。彻底铲除病原菌生产条件,并能快速治愈受损的部位,施药后在植物的茎、叶、果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病菌再次侵入。对半知、担子、鞭毛、子囊等四个亚门类真菌、细菌、病毒的杀灭率均在98%以上,具有极好的预防、治疗、铲除效果,长期使用不产生抗性。
辛菌胺其杀菌机理是在水溶液中能产生电离,其亲水基部分含有强烈的正电性,吸附通常呈负电的各类细菌、病毒从而抑制了细菌、病毒的繁殖,凝固病菌蛋白质,是病菌酶系统变性,加上聚合物形成的薄膜堵塞了这部分微生物的离子通道,使其立即窒息死亡,从而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杀菌广谱,具有内吸性和极强的渗透性,还具有向上、向下、双向输导作用,具有保护、治疗、铲除、调养四大功能!对杀灭细菌性病害一次完成!
用药后3秒钟进入植物组织、10秒钟启动杀菌系统!
一天控制病情,两天治愈调养、三天恢复生长!
该产品还具有高效、低毒、无副作用、无腐蚀性、无残留、使用安全、抗重茬、抗旱涝、解药害、增产增收等特点。
本品可用于果树、蔬菜、瓜类、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药材、生姜等多种作物由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
防治对象:苹果、梨腐烂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水稻烂秧、恶苗、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烟草花叶病毒病;辣椒番茄病毒病;大豆根腐病、紫斑病。
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