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简介
1.适应症:适用于内源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眼部手术相关的炎症和疼痛的治疗。
2.用法用量:该药为局部应用的无菌眼用乳剂,含量为0.05%(0.5mg/ml),需在15~25℃下保存。术后头2周给药方案:从术后24小时开始给药,每天给药4次,每次1滴,滴在患眼结膜囊中;术后第3周改为每天给药2次;以后再根据患者反应情况逐渐减少给药量。
3.作用机制:二氟泼尼酯属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泼尼松龙的二氟衍生物。二氟泼尼酯结构与其他糖皮质激素的结构类似,其抗炎作用机制也相似。抗炎作用在于能够延缓愈合过程,抑制水肿、纤维细胞的增生和瘢痕的形成。
02优势
1.是唯一一个批准为眼部手术相关的炎症和疼痛的治疗的药物,抗炎作用强,研究证明,0.05%的二氟泼尼酯乳剂的抗炎治疗作用比0.1 %倍他米松醋酸酯乳剂、0.1%泼尼松龙混悬剂以及地塞米松等都高,是0.3%泼尼松龙戊酸酯的4倍,是0.5%泼尼松龙的3200倍。适应症人群多,用药迫切性强。
2.临床研究表明每天4次给药对眼部无毒性作用。对比其他常用的甾体类眼药,眼部的刺激和伤害小,抗炎活性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荐用于眼科术后炎症和疼痛。
03临床优势
1.留体类激素药物是最早发现的抗炎药物,同时具有对炎症全面和高效的治疗作用,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炎类药物。
2.二氟泼尼酯是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由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糖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3.二氟泼尼酯眼科乳液的III期临床试验证明能快速解决眼科手术后的眼部炎症,该药的独特结构使之能快速进入类固醇角质层,更快解决前房细胞的炎症与前房水闪光问题。
4.与其他常用的甾体类眼药不同的是 ,二氟泼尼酯不用苯扎氯胺做防腐剂。这种四价铵是一种洗涤剂,通过乳化细胞膜脂质体,破坏细胞壁,从而破坏泪液膜的稳定性,对角膜和结膜上皮有毒性作用,导致免疫性过敏反应 。二氟泼尼酯用山梨酸做防腐剂,山梨酸对眼部组织的刺激和破坏小,可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04申报情况
类型 | 可申报剂型 | 在申报制剂 | 已有制剂批文 |
5+3 | 乳剂(眼部) | 3家国产 | 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