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官方微信 药智官方微博
客服 反馈
  • 类器官与pdx模型
  • 斑马鱼基因编辑

企业名片

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供应

【评价原理】

血管新生是指在已有血管结构的基础上长出新血管的生物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多种细胞、基质及细胞因子的复杂过程。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的机械屏障,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重建缺血区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 HMGCR) 是他汀类药物发挥抑制作用的直接作用点, HMGCR功能被抑制会影响血管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斑马鱼在发育起始阶段,存活不依赖血液循环,不会像哺乳动物那样由于循环缺失导致胚胎死亡。因此,可用辛伐他汀诱导斑马鱼血管缺失模型从而筛选血管再生促进剂。

运用转基因血管内皮荧光斑马鱼(呈绿色),血管缺失的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较正常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减小且肠下血管分支变少。由于转基因斑马鱼的特点,血管的变化可以明显被观察到。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摄入血管再生促进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辛伐他汀,模型对照组与摄入血管再生促进剂组都摄入等量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摄入血管再生促进剂组在摄入辛伐他汀后摄入黄芪甲苷之类的血管再生促进剂。

服用一段时间血管再生促进剂后,我们对斑马鱼进行荧光拍照,观察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和肠下血管分支的变化。

【结果展示】

42-1.jpg

图1. 肠下血管面积表型图

黄色虚线区域为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

可以看到,服用血管再生促进剂组肠下血管面积与未摄入辛伐他汀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没有明显的血管缺失。

42-2.jpg

图2. 肠下血管分支表型图

白色箭头所指为斑马鱼肠下血管分支数

可以看到,服用血管再生促进剂组肠下血管分支与未摄入辛伐他汀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没有明显的血管缺失。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血管再生促进剂的肠下血管面积和血管分支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并未模型对照组肠下血管面积缩小、血管分支减少的情况。

2.本实验证实了黄芪甲苷具有促进血管再生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他汀是人工合成的羟甲基戊二酸 单 酰 辅 酶 A 还 原 酶 (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CR) 抑制剂。在人类和啮齿类动物体内,HMGCR功能被抑制可破坏正常血管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导致进行性的血管膨胀、破裂。斑马鱼肝脏组织结构和肝细胞成分与哺乳动物相似。因为斑马鱼幼鱼通体透明性,肝脏出血后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肝脏部位呈现红色。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服用肝脏出血保护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摄入辛伐他汀,模型对照组与服用肝脏出血保护剂组都加入了等量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服用肝保护剂组在摄入辛伐他汀的同时摄入淫羊藿苷之类的肝脏出血保护剂。

服用一段时间肝脏出血保护剂后,我们观察肝脏部位出血的情况。

【结果展示】

41-1.jpg

图1. 斑马鱼肝脏出血表型图

黄色区域为肝脏

可以看到,服用肝脏出血保护剂组的斑马鱼肝脏与未摄入辛伐他汀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没有明显的肝脏出血。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肝脏出血保护剂组的斑马鱼肝脏与未摄入辛伐他汀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相似,并未出现模型对照组的肝脏出血的情况。

2.本实验证实了淫羊藿苷具有显著的保护肝脏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肤色暗沉是体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重要的一种因素是由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看上去黯淡无光。通过斑马鱼技术能有效评价化妆品提亮肤色的功效作用。

【评价原理】

甲萘醌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当自由基产生量大于机体清除能力时就发生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用甲萘醌处理后的斑马鱼,被供试品作用后,在白光条件下分析皮肤局部亮度,通过亮度的增加程度反映受试物提亮肤色的功效。

【实验方案】

我们将斑马鱼分成三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供试品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对照组用甲萘醌处理,供试品组用甲萘醌处理后再用供试品处理,孵育一定时间后,对斑马鱼进行拍照,利用高级图像处理软件分析斑马卵黄囊部分的色素信号强度,从而评价其提亮肤色功效。

【结果展示】

11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化妆品提亮肤色功效2.jpg

图1. 斑马鱼卵黄囊色素表型图(红色为分析区域)

【评价结论】

1.经过各组斑马鱼对比实验,供试品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斑马鱼卵黄囊部分的色素明显降低,亮度增加。

2.本实验证实了该供试品具有提亮肤色的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半数致死浓度(LC50)是指在动物急性毒性实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性浓度。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C50为依据。常规急性毒性实验常采用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动物进行,能较准确地反映食品及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但实验周期一般较长,用量较大。用斑马鱼胚胎检验食品及保健食品的急性毒性,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饲养,重复性好,便于观察,繁殖周期短,繁殖频率高,给药方式简单等诸多优点。因此斑马鱼是一种理想的试验模型,用以确定食品及保健品暴露在胚胎中的毒性效应,评价其半数致死浓度。

根据实验终点斑马鱼的死亡率,通过使用OriginPro 8.0统计学软件,拟合半数致死浓度。

【实验方案】

我们将供试品(保健食品)设置一系列浓度,并设置一个正常对照组。同时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药物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或灌胃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进行3天的暴露实验。

每天观察记录斑马鱼死亡情况,药物处理结束后,统计各实验组的斑马鱼致死率,使用OriginPro 8.0统计学软件绘制最佳的剂量效应曲线,并计算LC50。

【结果展示】

图片4.png

图1. 斑马鱼“浓度-死亡率”效应曲线

可以看到,利用OriginPro 8.0软件模拟得出保健食品LC50= 8.0 μg/mL。

【评价结论】

1.根据保健食品“浓度-死亡率”统计数据,利用OriginPro 8.0软件模拟得出LC50=8.0 μg/mL。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环特斑马鱼技术,完美契合《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新规要求——是您开展功效宣称备案检测的理想之选!

环特生物,利用斑马鱼模型实验,为化妆品企业提供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人体功效评价、功效备案检测、毒理安全性评价、原料筛选验证、微生物检测等服务,周期短、费用低、直观高效。助力化妆品企业做好研发、品控和宣传推广。

化妆品功效评价(人体功效/斑马鱼评价)- 备案检测

1化妆品功效评价.png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毒理评价

2化妆品安全性评价.png

化妆品及原料评价检测项目

3化妆品及原料评价检测项目.png更多化妆品评价检测项目及内容,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4功效宣称备案检测.png

环特生物公司已通过国家CNAS、CMA资质认定和AAALAC国际认证,自有2000m²化妆品功效实验室。

环特生物在斑马鱼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已牵头起草发布团体标准10项,申请发明专利64余项,自主开发的主要斑马鱼模型150多种,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20余篇,公司已累计完成项目超5000个,建立长期合作客户600多家。


【评价原理】

斑马鱼胚胎视力发育迅速,受精后发育4天的幼鱼就已经依赖视觉线索进行捕食和躲避行为。斑马鱼不仅在角膜、晶状体、脉络膜、视网膜以及血管化和神经支配等结构上和人类的眼睛有明显的相似性,而且还有保守的基因表达、细胞构成和组织结构,因此为研究药物眼部毒性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模型。

我们评价斑马鱼眼毒性有4个指标:1.眼睛大小;2.眼部细胞凋亡;3.眼部血管面积;4.眼部病理切片。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供试品组,供试品组(药物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或灌胃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服用一段时间眼保护剂后,我们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眼睛大小;整体做凋亡细胞特异性染色,观察眼部细胞凋亡;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眼部血管面积,同时制作成病理切片观察眼部的病理结构变化。

【结果展示】

23-1.jpg

图1. 斑马鱼眼睛表型图

箭头指示区域为眼

可以看到,药物组眼睛相较于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

23-2.jpg

图2. 斑马鱼眼细胞凋亡表型图

黄色虚线区域为眼,绿色小点为凋亡细胞

可以看到,药物组的凋亡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

23-3.jpg

图3. 斑马鱼眼部血管面积

黄色虚线标记血管面积

可以看到,药物组眼睛血管面积相较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

23-4.jpg

图4. 眼部凋亡细胞病理切片

可以看到,药物组出现较多的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染色质边集,视网膜结构异于正常对照组。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药物组斑马鱼眼睛明显变小,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眼部血管面积明显增多,在病理切片中出现较多的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染色质边集,视网膜结构异常。

2.本实验证实了药物的眼毒性。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也越来越多,对人的侵害也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表明,进入斑马鱼和大鼠体内的纳米活性炭颗粒能通过肠道的杯状细胞分泌而排泄,这一新颖的纳米排泄途径被命名为肠杯状细胞分泌通路(IGCSP)。用红色荧光微球模拟PM2.5微粒,激活斑马鱼炎症机制,引起其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肠道分泌得以将异物排除。

根据体内荧光微球的数量(呈红色),抗雾霾剂组斑马鱼体内微球数量明显减少。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模型对照组和抗雾霾剂组。其中模型对照组与服用抗雾霾剂组都给予了等量的荧光微球(荧光微球通过注射方式到斑马鱼体内)。抗雾霾剂组在注射荧光微球的同时摄入冬虫夏草之类的抗雾霾剂。

服用一段时间抗雾霾剂后,我们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体内荧光微球数量的变化来反映机体清除PM2.5的能力。

【结果展示】

34-1.jpg

图1. 斑马鱼抗雾霾表型图

红色点为荧光微球

可以看到,服用抗雾霾剂组的荧光微球数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抗雾霾剂组的荧光微球数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

2.本实验证实了冬虫夏草具有抗雾霾功效。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斑马鱼与人类的基因相似率高达87%, 与哺乳类动物相比, 斑马鱼的信号传导以及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都非常相似。斑马鱼能够对保健品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吸收情况、代谢以及排泄等生理动态方面提供准确的信息, 尤其对小分子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再生毒性、行为缺陷、致畸、心血管毒性、肝毒性等毒性反应与人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使用斑马鱼作为保健品早期的安全性评价是非常可靠的。

用石蜡包埋法制作斑马鱼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各靶器官毒性情况。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服用供试品组(供试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摄入到斑马鱼体内)。通过环特生物剂量换算公式,将人每日推荐服用剂量换算为斑马鱼使用浓度进行安全性评价。

服用一段时间供试品后,将斑马鱼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我们观察斑马鱼各组织脏器结构病理变化。

【结果展示】

图片3.png

图1. 斑马鱼肝脏病理切片

可以看到,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结构规则,肝细胞形态完整,细胞质均匀,细胞核呈规则圆形,位于细胞中央;供试品组肝脏红细胞淤积严重,细胞肿胀现象严重,局部可见炎性浸润,坏死。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1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供试品组的斑马鱼诱发明显的肝脏毒性,。

2.本实验证实了该供试品对斑马鱼有长期毒性风险。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皮肤组织中由于存在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多种蛋白成分而具有一定的弹性,皮肤弹性是衡量皮肤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很多针对熟龄肌的化妆品是由于提高了皮肤弹性而具有抗衰老功效。通过斑马鱼技术能有效评价化妆品增加皮肤弹性的功效。

【评价原理】

通过检测皮肤弹性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皮肤胶原蛋白col1a1a、col1a1b、col1a2基因)来表明样品是否具有增加皮肤弹性作用。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若干组,含正常对照组和化妆品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化妆品组添加受试化妆品。

使用化妆品24 hpf后,我们对每组斑马鱼进行收样,使用试剂盒提取RNA后,使用q-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斑马鱼皮肤胶原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评价化妆品增加皮肤弹性作用。

【结果展示】(展示图片仅供参考,实际实验组别依据合同而定)

12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化妆品增加皮肤弹性作用.jpg

图1. 斑马鱼体内col1a1b基因相对表达量

可以看到,化妆品高浓度组的col1a1b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评价结论】

1.经过各组斑马鱼和两组平行对照的对比实验,化妆品高浓度组的col1a1b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2.本实验证实了该化妆品具有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

【评价原理】

斑马鱼胚胎在母体外发育,从合子期到孵化期仅72小时,且发育的完整过程均是透明的,利于实时观察和检测。斑马鱼幼鱼长3~4毫米,拥有6-384孔板的高通量检测体系,可实现低费-高效筛选。斑马鱼与人类基因同源性达到87%,用于保健食品的体内快速评价实验结果可比性强。故可以利用斑马鱼早期各个阶段的发育形态,准确高效的确定保健食品暴露在胚胎中的毒性,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发育毒性与致畸性研究。

实验结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浓度组织器官反应及死亡情况,用来保健食品对斑马鱼的毒性,并对典型毒性器官进行拍照。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和保健食品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为标准稀释水处理组,保健食品组按照既定浓度摄入了不同浓度的待测保健食品(待测保健食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在保健食品暴露过程中,每天观察记录各个浓度组斑马鱼的死亡情况,并及时挑除死鱼。实验结束后,统计斑马鱼死亡情况并使用OriginPro 8软件拟合数据曲线,获得保健食品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LC10。

保健食品暴露一段时间后,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斑马鱼身体各个指标的情况并对典型毒性器官进行拍照。

【结果展示】

4-1.jpg

图1. 斑马鱼发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LC10摸索数据拟合图

可以看到,该保健食品的MNLC为313 μg/mL,LC10为350 μg/mL。

4-2.jpg

图2. 斑马鱼发育毒性与致畸性表型图

H=Heart;J=Jaw;In=Intestinal tract;L=Liver;Y=Yolk sac;E=Eye

可以看到,保健食品组较正常对照组出现卵黄囊吸收延迟、心包水肿、体长变短、眼变小和肝变形。

【评价结论】

1.该保健食品的MNLC为313 μg/mL,LC10为350 μg/mL,诱发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延迟、心包水肿、体长变短、眼变小和肝变形。

2.本实验证实了该保健食品对斑马鱼有发育毒性与致畸性风险。


更多项目服务,请拨电话咨询:0571-83782130,项目经理手机 17364531293(微信同号)